关于历史学习的一点经验
duoduo

本来是约稿的,但因为一些原因撤稿了。不过还是把它留在这里,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同志。

事先声明:历史成绩比我好的同学太多太多,我的方法也只是一家之言(而且还可能是最不靠谱的那家),到底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各位还要自己探索。

很多人认为学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,还有些人觉得历史很难学,原因是自己背了一堆东西,刷了一堆题,成绩还是没法提高。其实,这两种观点依我看来都不正确:历史不难学,但是还没有简单到光靠背书就能拿高分的地步(至少湖南卷和全国卷如此)。根据我自身的经验来看,学历史真的不难,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件事情。

看书

注意我的用词,我说的是”看书“而不是”背书“,而看的书主要是教科书。为什么说”看“而不说”背“呢?第一,背书的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,在这个过程中,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,还容易磨灭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,就算你能强忍着不爽背完一遍,我保证你不想背第二遍。But,根据众所周知的记忆规律,只背一遍是很容易忘的,所以到了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你辛辛苦苦背完一遍,到了考试的时候已经忘光光了。但是你完全不看书,也是不行的,解题方法无论怎么好使,都建立在你能记住基本知识的情况下。如果你总是犯一些”《九章算术》成书于西汉“之类的错误,再厉害的解题方法都救不了你。所以书还是要看的。我的做法是看背结合。具体做法是:无聊的时候把历史教材掏出来当小说看,看完一遍看第二遍。看了几遍之后,如果在做题时发现有的地方经常出错,就拿出书来把那个地方着重背一下。这样做既可以保证重难点都覆盖到,又可以避免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上浪费时间。这个方法的核心还是你要有兴趣翻历史教材,所以你如果实在是不想看也不要勉强自己,想看就看,不想看就不看,高中三年怎么着你也能看完三四遍(我高三下学期就看了两遍)。最后顺便提一嘴,不要只看教科书,适当地在老师允许的范围内看看历史相关的书籍和杂志,有利于开拓视野,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,好处大大滴。

做题

适当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,但是历史的模拟题质量是参差不齐,外面资料上的题目(就历史这一科而言)基本上是比烂,看谁烂得没那么严重。买资料之前,先找你的历史老师问一问,让老师给你推荐一本,不要自己乱买,到时候把脑子做坏,进入了越刷题解题能力越差的循环,心态很容易就崩掉。选完题之后就是做题,作业不多的时候每天做个十五道左右选择题,作业多的时候一天做个四五道也可以,总之不能一天不做。做选择题的时候如果做错了,不要看解析,不要看解析,不要看解析!哪怕是长郡的老师自己出的题写的解析也经常是糊弄了事,外面题的解析就更别提了,基本知识错误都能犯。做错了选择题,自己想,想不明白,问同学问老师。坚持下去,你的选择题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,高考选择题能做到只错一两个甚至全对。到了高二下学期,可以开始加入大题的训练,如果高二时间太忙,高三再开始也可以。大题训练的题目是高考原题,换句话说,无论你买的什么模拟题资料,上面的大题都不要做(老师布置要做的除外)!几乎所有的模拟题在思路和表述上都做不到像高考原题这么规范。做大题先从改革题开始比较合适,一天一题,一题大概八到十分钟。做完改革题,再做前面的简答题,一题大概十五到十八分钟。如果有条件的话,建议找老师要答题卡来练习,找到考试的手感。做题的时候,先把角度和关键词写在试卷上,再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。虽然答案是按关键词给分的,但是对答案的时候也请你把标准答案工工整整地抄一遍,除非你的答案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。抄多了,你以后写答案落笔就是高考标答的感觉,阅卷人没有理由不给分的。抄完答案,去找老师,让老师看一看你的答案,老师会指出你格式、思路和表述上面的问题。关于解题,不同的老师会教授不同的方法,你觉得哪个解题正确率高就用哪个,我采用的是宽宽的方法,具体的阐释在他的公众号”湖湘历史教研“里面写得很详细了,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参看,我在这篇小文里面就不赘述了。

听课

听课的时候要认真听,不要去做别的事情,因为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是考试会考到的点。更重要的是,你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做题目或者看书基本上是做不好的,还不如听课。长郡的老师都是很善良的,他们都会把重要的要点板书或者PPT打出来,你要做的就是跟上节奏记笔(二声)记。有的点老师可能没有写,你要自己从老师的讲课当中提出来记上。此外,记得时刻参与老师的课堂互动,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走神打瞌睡,让上课的时间不再度日如年,还可以迅速地拉近跟老师的关系,有利于找老师讨论和请教问题。

讲题&出题

如果说上面三点是每一个学历史的同学都会做的事情,那么下面我要说的这两点很可能是只有少数人才会去做的,这两点也是我觉得可能是这篇文章中最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的。

讲题

《礼记》曰:”教学相长也。“给同学讲题,不但能帮助同学进步,而且能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。你能做一道题,不代表你真的搞清楚了;但如果你能把这道题给别人讲清楚,那你是真的把这道题理解透了。这句话不难理解:做一道题有时只需要明白正确选项为什么对,有时甚至可以靠题感和直觉(命题人就是想让我选这个);但要讲清楚一道题,你要把错误选项中的每一个错在哪里都找出来,并且向求助的同学表达清楚,这个要求就比单纯做对题高得多了。没有同学来找你问题?不要慌,只要你主动出击,在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,问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,一定有很多人接受你的帮助。久而久之,等你“乐于助人”的名声逐渐传出去,找你问题的同学就会越来越多,到时候你烦恼的就不是没有人找你问题,而是找你问题的人太多了。

出题

当你做了很多题,讲了很多题之后,你就可以尝试自己出题了。出题对于能力的要求比做题和讲题都要高,出大题的难度又明显高于出选择题。因为大题实在是太难出,我自己也没出过,所以我这里只谈出选择题。出选择题需要你摸清楚考试的重难点;明确材料和选项的相关性;然后让正确选项没有瑕疵,错误选项错得既不是很明显但是又无可挑剔,错误选项的出错类型最好也要不同。同时,出题也不是一个很刻意的事情,好的材料需要碰点运气。看点课外书,也是为了收集出题可用的材料。我一般是看书的时候,发现有个什么地方能做材料出题,就拿出草稿纸把那段材料抄下来,然后再尝试设置选项,如果选项不好设置就抛弃,如果好设置就继续写下选项,然后对选项进行修改。出完一道题或者几道题,去找老师帮你看看,确定题目本身不存在问题。老师们很多时候还会给出让题目质量更高的修改意见。修改完毕,你就可以把题目从草稿纸上誊抄到小本本上,拿出去刁难你的同学们啦!同学们在做完你的题目之后,一定会有不少的问题,这又是一个讲题锻炼的好机会。在出题-讲题的循环中,你的解题能力会越来越高,对出题人心理的把握也会越来越准,这种题感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能救你一命。

反省与调适

最后谈谈各种模拟考之后的反省和心态调适。历史这门学科很难突击提升,一切方法要起效果都需要时间。如果成绩发挥不理想,可以抄了小题分之后找老师面评一下试卷,看看自己是不是在答题规范和基本知识上面出了问题,如果是这些,那就需要自己反省一下,找出漏洞并且解决;如果是阅卷人给分的问题或者题目本身的问题,那就是出卷人和阅卷人的问题,不要管他。高考不是模拟考,试题和评卷标准都是经过千百次的打磨和调整的,不可能出现模拟考中常常出现的上述问题。最后我想说,历史学习其实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,如果能抛弃掉外界的压力,激发自己内生的兴趣和动力,你一定能体会到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的幸福感、成就感和责任感。

我的历史学习经验大致就是这些。如果说里面有一两句话能够帮助到你,那么这篇小文章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,而我也将感到发自内心的荣幸和愉悦。

 Comments